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军事 » 正文

挑战极限!西藏军区某特战旅与陆航部队展开联合训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智慧建站公司     发布日期:2020-08-26  来源:解放军报  浏览次数:281
核心提示:8月25日消息,近日,西藏军区某特战旅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高原与陆航部队展开联合训练,通过双机编组,灵活编成的方式开展中低空伞降实兵投放。12345678>

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积极发展生态环保、可持续的产业,保护好宝贵的草场资源,让祁连山绿水青山常在,永远造福草原各族群众。

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拥有广袤而丰富的草地资源,被称为天然的饲草“贮备库”。草地资源是河西地区人民的“命脉之源,生存之本”,也是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宝贵的草地资源,生活在河西走廊地区的人们,如何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此,记者日前专程赶赴河西进行了探访。

改变:积极减畜,为子孙后代护好“绿水青山”

“以前,草场承包给个人后,草场超载放牧,牲畜把草啃完了,之后反过来又花钱买草料。2011年草原奖补政策开始实施后,我们这里开始减畜,情况发生了改变。”日前,在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一场,有着23年放牧经历的牧场职工李玉成对记者说,事实上,山丹马场刚开始提倡减畜的时候,包括他在内的很多牧工的心里都“不舒服”,因为“想着养畜量少了,收入肯定会减少。”

“为了帮助牧工们转变思想观念,我们做了大量政策宣传工作,告诉大家不能光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要看长远一些,减畜是为了保护草原的可持续性利用,是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农业生产部副部长孔吉军说,为了确保牧民职工“减畜不减收”,企业积极采取让利措施,将草原管理费下调了30%,同时免费向牧工提供场地和基础设施,帮助他们发展舍饲养殖,降低他们养畜的生产成本,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同时,企业还积极通过项目引进新品种并进行改良,增加个体性能,有效促进了牧工增收。“在国家生态保护政策的支持下,我们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牧工减畜增收,2016年原本计划要用三年时间完成的减畜任务,提前一年就完成了。”

“现在牲畜养少了、养精了,质量好了、价格也上来了,减畜之后效益也很好,我一年靠养牛能有三四万元的纯收入,另外国家每年还给发放草原奖补资金2500元,闲暇时间我还搞点旅游收入,日子比以前更好了。”李玉成说,更为重要的是,减畜之后,草原的植被好了,生态好转,降雨量也比以前多了。

跟山丹马场一样,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也将实现草畜平衡作为保护草原生态的重中之重。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个纯牧业县,全县拥有各类草原2677.55万亩,来自畜牧业的收入约占当地农牧民收入的65%以上。“在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落实中,肃南已通过舍饲半舍饲养殖、草原流转、异地借牧和压缩牲畜规模等措施全面完成了核定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肃南段草原超载的10.18万个羊单位的减畜任务。”肃南县草原工作站副站长祁晓梅说,早在2018年11月30日前,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肃南段的核心区天然草原3.06万羊单位已全部出售退出,草畜平衡区草原基本达到了动态平衡。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以来,肃南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县政府每年投入600万元专项资金对性情温顺、草原破坏小的优势畜种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培育壮大,持续开展甘肃高山细毛羊澳血导入改良、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细羊毛标准化生产技术和“两年三产”繁殖技术,打破了母羊的季节性繁殖的限制,有效冲减了舍饲成本,投入产出率明显提高,通过“少养、精养、高产、高效”实现细毛羊增加舍饲时间、减少天然草原放牧时间,减缓草原生态压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目的。

转型:“多条腿”走路,探索牧区群众增收新渠道

“我家承包了240亩草场,流转了亲戚的240亩草场,现在养着70多头牛和100多只羊,养殖牲畜数量完全在核定载畜量以内。”在毗邻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祝县抓喜秀龙镇南泥沟村,牧民贾桑吉加如今过上了全然不同以往的生活:他建起了自己的养殖场,每年只有5—9月在草场放牧,其余时间均采用舍饲方式发展牛羊养殖;这几年,村里发展乡村旅游,很多牧民办起了“藏家乐”,所以他将养殖场产出的牛羊肉就近卖给“藏家乐”,价格比市场上要好,一年收入7万多元;此外,他还通过清运村里的垃圾赚取收入……

“以前村民们一年四季都在草场上放牧,现在都是半年放牧、半年舍饲、休牧,草场压力减轻,密度、盖度等指标也上去了,情况比以前好。”南泥沟村村委会副主任陈国海说,为了促进牧民持续增收,村里于2018年5月牵头成立了明珠生态旅游合作社,吸引120户村民入股抱团发展。这两年到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们依靠旅游业,又探索发展了许多新的增收项目,比如村民们积极发展红笋种植,亩均收入达5000元;依托白牦牛产业制作酸奶、酥油,售价不低却供不应求;制作手编工艺品出售给游客……通过积极探索发展新的产业,村里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走上了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村民们彻底告别了过去单纯依靠放牧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既有效保护了草原的生态,又实现了增收。

从草原放牧转向舍饲养殖,从依靠单一渠道增收变为“多条腿”走路,记者在河西走廊草原带采访时注意到,在国家有关草原生态保护的规定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影响下,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迎来变革。

“我和我的羊群离开草原已经4年了,有时候我还会去原来的草场看看。与禁牧之前比,草场的植被变化很大,草长得很高,都快到膝盖了。”在永昌县新城子镇马营沟村,村民赵守辉是村里最早响应政府号召结束放牧、回村定居的人之一。他说,禁牧之后,他除了发展舍饲养殖外,闲暇还外出打工,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下一步,他想通过申请贷款来进一步扩大舍饲养殖的规模,持续增加收入。

发展:企业作龙头,带动陇草产业绿色崛起

“为了带动周边农牧民发展牧草种植,我们公司积极帮助种植户发展订单种植,从测土、选种到浇水、种植、收获,全程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甘肃杨柳青牧草饲料开发有限公司永昌分公司经理栗志说,为了助力公司驻地的牧草产业发展,公司采取“公司+基地+收购+深加工+市场”模式,以精耕细作保质量发展,专注高端苜蓿产品生产,注重技术和精细化生产全程控制,积极鼓励农户种植苜蓿等优质牧草并进行收购、销售,带动当地的合作社、企业共同发展草产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甘肃涌现出了亚盛田园牧歌、杨柳青牧草、西部草王、民祥牧草、三宝农业等一批在国内具有很强影响力的草业龙头企业,也探索出了一批优秀的草产业发展模式。截至2019年底,甘肃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超过2500万亩,位居全国第二,其中苜蓿种植面积超过1100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一。经过多年发展,甘肃草产业已形成了河西灌区高端商品草(苜蓿、燕麦)等区域化优势产业带,牧草产业已成为甘肃助推脱贫攻坚、发展生态产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

“企业已成为带动甘肃草产业发展的主体,全省从事草产品生产、加工及贸易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267家。这些企业在生产优质草产品支撑全国畜牧业发展的同时,也很好的带动了所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甘肃是全国最大的商品草捆生产基地,甘肃的草产品不仅有效支撑了全省畜牧业的发展,同时成为内蒙、青海、西藏等大牧区饲草储备和全国奶业发展优质饲草的主要供应地。目前,甘肃在全国草业大省的地位基本形成,陇草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我们生产的饲草草种销往全国主要苜蓿种植区,生态草种销往北方草原生态修复区,为解决我国饲草短缺、加强北方草原生态修复和改善西部民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记者在酒泉市肃州区采访时,多年来致力绿色饲草苜蓿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甘肃西部草王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按分类浏览
焦点聚焦 (0) 企业新闻 (0) 农业副业 (0) 食品行业 (0)
通用机械 (0) 建筑建材 (0) 创业故事 (0) 商务服务 (0)
辽宁 (1416) 沈阳 (518) 大连 (2446) 县市 (433)
国内 (10894) 国际 (967) 财经 (668) 房产 (1409)
科技 (283) 军事 (191) 娱乐 (379) 体育 (401)
汽车 (998) 生活 (656) 农业 (254) 健康 (515)
时尚 (71) 家居 (80) 旅游 (363) 女人 (111)
美食 (126) 消费 (130) 社会 (419) 文化 (239)
教育 (316) 公益 (108)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