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 » 正文

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好戏连台 惠民不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智慧建站公司     发布日期:2020-10-29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288
核心提示:10月30日至31日,由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带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即将亮相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台湖剧场。该作品也是北京市属文艺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和台湖精品剧目展演项目的优秀作品。11月至12月,在台湖剧场还有话剧、曲剧、交响乐、民乐、舞蹈等精彩演出相继亮相,好戏连台。金秋十月展风采,优秀剧目弘扬红色精神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小见大,用百姓视角和真实情感展现了“人民造就历史,历史造就人民英雄”的宏大主题。作品讲述了在天下闻名的石雕之乡,石老爹转变思想认识,抛却个人恩怨,将两个儿子牺牲的悲痛化为动力

  不语的洪泽湖,见证了新中国治淮70年来的壮阔历程,更是淮河流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一个缩影。

  波光潋滟的湖水,随风起舞的芦苇,缓缓转动的风车……笼罩在晚霞之中的洪泽湖湿地,静谧悠然、如诗如画。

  不语的洪泽湖,见证了新中国治淮70年来的壮阔历程,更是淮河流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一个缩影。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10月2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用一组组数据,晒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治淮成绩单。

  “70年治淮总投入共计9241亿元,直接经济效益47609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5.2。”魏山忠表示,淮河的系统治理、开发与保护,有力地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

  防洪能力显著增强 从人海防守转为科学调度水利工程

  淮河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自12世纪起,黄河夺淮近700年,极大地改变了流域原有水系形态。16世纪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50年间,淮河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94次,被称为是“最难治理的河流”。

  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治理翻开了历史性的崭新一页。1950年10月,在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情况下,中央人民政府做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70年来,国务院召开12次治淮会议,对淮河治理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多次掀起治淮热潮。

  谈及70年治淮取得的主要成效,魏山忠首先指出的是,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在行蓄洪区充分运用的情况下,具备抗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域性最大洪水的能力。与此同时,淮河防御洪水已由人海防守战术,逐步转变为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的从容应对局面。

  从容应对的背后,是一大批治淮工程组成的“铜墙铁壁”。70年来,佛子岭水库、蒙洼蓄洪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等治淮工程的相继建成,使淮河流域基本建成以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控制性枢纽、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组成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

  “今年,淮河发生了流域性较大洪水和正阳关以上区域性大洪水,我们统筹协调全流域的水利工程,科学调度、联合运用,发挥集成效应。可以说,今年淮河防汛,我们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肖幼表示。

  和过去相比,淮河流域防洪除涝标准也显著提高。目前,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超10年一遇,中游主要防洪保护区、重要城市和下游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已达到100年一遇;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已基本提高到10—20年一遇以上。

  水环境改善明显 流域性水污染恶化趋势已成历史

  广为流传的顺口溜“5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农田灌溉,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是过去淮河水环境变迁的真实写照。

  “当时淮河的干流都是黑臭水体,还有白沫、死鱼,像蚌埠、淮南附近河边的老百姓吃水都是自己拿桶到井里取水,因为水源污染,以淮河水为水源的自来水也不能用了,水污染的形势相当严峻。”肖幼回忆道。

  1995年,国务院发布《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拉开了淮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序幕。令肖幼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多年的不懈治理,淮河流域性水污染恶化趋势已成为历史,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采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污染源治理、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强化水功能区管理、限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开展水污染联防和水资源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入河排污量明显下降。2018年淮河流域主要污染物(COD)入河排放量20.69万吨,氨氮入河排放量1.77万吨,比1993年的150万吨和9万吨,分别削减了86.2%和80.3%。

  入河排污量的下降,使得淮河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1994年淮河流域主要跨省河流省界断面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的比例占到77.0%,2018年Ⅴ类和劣Ⅴ类水比例为20.0%,比1994年下降57%;2018年好于Ⅲ类水的比例为38.0%,比1994年上升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淮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河南、安徽、江苏3省有关部门开展淮河水污染联防联治,降低了淮河干流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的风险。2005年至今,淮河干流再未发生大范围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水质持续改善,从上世纪90年代Ⅴ类及劣Ⅴ类水提升到常年保持在Ⅲ类水的水平。

  水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已建成6300余座水库

  历经70年建设,淮河流域已经建成6300余座水库,约40万座塘坝,约8.2万处引提水工程,规模以上机电井约144万眼,水库、塘坝、水闸工程和机井星罗棋布。

  据介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引江济淮、苏北引江等工程的建设,与淮河流域内河湖闸坝一起,逐步形成了“四纵一横多点”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体系,有效支撑了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淮河流域以不足全国3%的水资源总量,承载了全国大约13.6%的人口和11%的耕地,贡献了全国9%的GDP,生产了全国1/6的粮食。”魏山忠指出。

  在不断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的同时,淮河流域的水生态保障能力也持续提升。70年来,淮河流域积极开展水土保持、重要河湖保护修复、地下水保护和河湖生态流量(水位)保障等工作,推进流域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淮河流域累计治理山丘区水土流失面积5.3万平方公里,桐柏大别山区、伏牛山区、沂蒙山区水土流失普遍呈现好转态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六成以上。依托已初步形成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多次成功实施生态调水,有效保障了南四湖等缺水地区生态环境安全。

  淮河治理仍存短板 谋划“十四五”突出“蓄、泄、调”

  在水利部总规划师汪安南看来,新中国治淮70年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淮河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都决定了治淮仍然是长期复杂的过程。

  站在新的起点上,认真分析淮河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情况可以发现,治淮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比如,防洪体系仍有短板,水资源总体短缺,水生态、水环境仍需要进一步改善。

  “十四五”期间,如何补上淮河治理存在的短板?魏山忠表示,将把洪水风险防控作为底线,把水资源作为刚性约束红线,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枢纽性、流域性的重大工程及“有温度的”民生项目,加快流域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强化涉水事务监管。下一步,治淮重大工程建设方面要统筹突出“蓄、泄、调”。

  具体而言,要增加“蓄”的能力——继续在上游加强水土保持,修建水库,提高拦蓄能力,利用现有水库扩容挖潜,实施临淮岗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解决好行蓄洪水和当地群众发展需求间的矛盾。

  同时,扩大“泄”的能力——加快河道综合整治,重点实施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提高泄洪能力,扩大淮河入江入海的出路;进一步提高淮北大堤等重要堤防工程建设标准,提高高水位运行时的安全保障能力。

  此外,还要提升“调”的能力——加快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引江济淮等重大工程建设,完善国家和流域的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络;实施一批水系联通、供水网络化工程,提高城乡供水的保障水平;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启动实施一批水生态保护和治理的重大项目。

  魏山忠表示,水利部将紧扣“幸福河”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淮河治理和面向2035年的远景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提升淮河流域抗御自然灾害的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唐 婷)

 
 
 

 
按分类浏览
焦点聚焦 (0) 企业新闻 (0) 农业副业 (0) 食品行业 (0)
通用机械 (0) 建筑建材 (0) 创业故事 (0) 商务服务 (0)
辽宁 (1416) 沈阳 (518) 大连 (2446) 县市 (433)
国内 (10894) 国际 (967) 财经 (668) 房产 (1409)
科技 (283) 军事 (191) 娱乐 (379) 体育 (401)
汽车 (998) 生活 (656) 农业 (254) 健康 (515)
时尚 (71) 家居 (80) 旅游 (363) 女人 (111)
美食 (126) 消费 (130) 社会 (419) 文化 (239)
教育 (316) 公益 (108)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