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 » 正文

智慧养老中的“数字鸿沟”怎么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格万词霸屏推广公司     发布日期:2020-12-04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290
核心提示: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题:智慧养老中的“数字鸿沟”怎么填?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  防走失智能手环、智能护理床、情感陪护机器人……市场上的智慧养老产品日益丰富,然而,这些真的都是老年人所需要的吗?他们会使用吗?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数字鸿沟”一时间成为热词。近日,在第三届燕山养老论坛上,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就如何填平智慧养老中的“数字鸿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认为,智慧养老的根本不仅在于技术的“智慧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题:智慧养老中的“数字鸿沟”怎么填?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

  防走失智能手环、智能护理床、情感陪护机器人……市场上的智慧养老产品日益丰富,然而,这些真的都是老年人所需要的吗?他们会使用吗?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数字鸿沟”一时间成为热词。近日,在第三届燕山养老论坛上,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就如何填平智慧养老中的“数字鸿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认为,智慧养老的根本不仅在于技术的“智慧”,更在于它能够针对某种需求场景,解决老年人居家或者在养老机构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在日常各项养老服务当中,技术不是独立的存在,而应实现集成,并与管理有效融合,以解决老年人真正的困难和问题。”李红兵举例说,对于重度失能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智慧养老应通过整合各种新技术,聚焦于“两便管理”等需求,让他们及其家人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智慧养老要智慧,更要‘致惠’。”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会长曾琦认为,要抓住“养老服务”这个核心,在智慧产品和服务中,体现适老化、实惠性、人文性。

  有的智能App用起来程序繁琐;有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功能单一,或存在安全隐患,或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现实中,一些智慧养老产品的使用体验不佳,老年人认可度不高。

  曾琦认为,为老年人设计研发产品要植入人文关怀要素;智慧养老服务供给方要建立消费反馈机制,收集老年人对智能产品体验后的评价,据此判断产品或服务的效果。

  “智能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也要亲民。”他说,老年人的消费特点是重实惠而不求奢华,价格也是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接受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填平智慧养老中的“数字鸿沟”,在摸清老年人真实需求基础上,还需要进行资源整合。

  据曾琦介绍,全国老龄办曾在全国多地试点搭建社区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信息和服务提供方的供给信息进行匹配,让老年人在家里就能方便地获得养老服务。但由于覆盖面小,服务对象少,供需双方信息收集不全,一些平台归于失败。

  如今,不少养老机构和企业也在积极打造类似平台。然而,碎片化的数据分散在不同机构,形成一座座数据“孤岛”,没能让这些数据释放出最大价值。

  曾琦认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要想办法吸引真实流量和社会化资源,扩大服务覆盖面;同时,在尊重老年人隐私、依法开发使用数据的前提下,对碎片化数据进行有效整合。

  “数据集成对科学决策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老龄产业方向博士后郑志刚说,发展智慧养老,可以通过数据和信息打破机构之间的边界,把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及养老机构整合形成新的组织,通过网络实现社会组织、社会机能的协同。

 
 
 

 
按分类浏览
焦点聚焦 (0) 企业新闻 (0) 农业副业 (0) 食品行业 (0)
通用机械 (0) 建筑建材 (0) 创业故事 (0) 商务服务 (0)
辽宁 (1416) 沈阳 (518) 大连 (2446) 县市 (433)
国内 (10894) 国际 (967) 财经 (668) 房产 (1409)
科技 (283) 军事 (191) 娱乐 (379) 体育 (401)
汽车 (998) 生活 (656) 农业 (254) 健康 (515)
时尚 (71) 家居 (80) 旅游 (363) 女人 (111)
美食 (126) 消费 (130) 社会 (419) 文化 (239)
教育 (316) 公益 (108)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