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 » 正文

宁津:强化三大体系保障粮食安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格万词霸屏推广公司     发布日期:2020-12-07  来源:中国农网  浏览次数:302
核心提示:近年来,山东省宁津县发改局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和县里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应急储备、监管服务、产业发展三大体系建设,为全县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宁津县发改局通过强化应急储备、监管服务、粮食产业体系建设,提高了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有力维护了粮食市场稳定。加快推进仓储设施建设,改善储粮条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组织粮食应急演练和培训;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加强流通监督,维护市场秩序;与中粮集团签订代收代储协议,帮助地方企业与中粮建立购销合作,引入中粮集团先进的5s管理模式,为企业开展经营搭建平台;支持企

大众网教育·海报新闻讯在山东科技大学的办学历程中,学科建设无论是长时间“以工为主”,还是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工科主导”,都始终坚持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尤其是搬迁青岛后,“特色发展”更成了科大人的共识。

作为一所从“矿山”走出来的大学,学校凭借一股顽强的韧劲,在新时期不断展现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眼力、实力。校党委书记罗公利在2020年学校工作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时间上要有战略视野,空间上要有战略格局,行动上要有战略定力,慎终如初、善作善成。科大人按照学校擘画的蓝图,抢抓新旧动能转换、经略海洋、乡村振兴、军民融合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在学科建设的征途上阔步前进。

山东科技大学把学科建设放在“龙头”地位,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

在领导体制上,成立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高规格,高动力,党政齐抓共管,部门联动配合,形成坚强合力,推动学科建设工作稳中加速,跨越发展。

第三次校党代会召开至今,学校召开了4次全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并多次召开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学科建设推进会议,就做好一流学科建设、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等工作作出明确部署,为大家解放了思想,剖析了短板,压实了责任,鼓足了干劲,指明了方向。

制度总是在不断回应时代呼声中适应治理需求,同时也是长效建设、长期发展的根本保障。2019年以来,山东科技大学出台了《学科筑峰工程实施方案》《学位授权点建设五年规划》等一系列文件,使“为什么”“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何时干”等问题更加清晰,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科学化的制度保障下,学科要“筑峰”,就是要打造“高原”学科群和“高峰”学科,辐射带动全校学科整体水平提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历史上,科大人曾创造出无数令人自豪的成就,但在行业式微和新时代群雄并起的局面下,学校陷入了群峰环伺,而自己“群山无峰”的学科发展困局。

在已经开展的“双一流”建设中,学校入选省一流学科的学科数量仅列省属高校第4位,这既让科大人感受到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谋划了面向未来的“十大工程”,其中一项就是“学科筑峰工程”,其实施方案于2019年9月在“十大工程”中首批出台落地。

科大人“顶天立地”建学科的思想日渐清晰,打造“高原”学科群和“高峰”学科的信心、决心日趋坚定。而“加大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构建、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实现国家一流学科和学科评估A档学科零的突破”,成为科大人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具体目标和实现路径。

这是一份按照蓝图艰难而务实的施工计划,是一项进入深水区的改革攻坚任务。进程中,打破原有固化模式,以学科群建设为依托,按照“高峰”学科、“高原”学科、基础学科3个层次进行建设,组建了能源学科群、人工智能学科群、先进制造学科群3个“高原”学科群和现代管理培育学科群,冲击矿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3个学科高峰。

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力支持“学科筑峰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建立国家、社会、学校、学科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设立学科筑峰工程专项经费,用于学科平台条件建设、学科梯队建设、科研活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合作、日常管理等。

面对未来,各学部及相关部门紧密围绕山东省“八大战略布局”和青岛市“十五个攻势”,着力建设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学位授权点,积极谋划在现代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生态环境等领域进行学科布局,着力发展数学、物理学、化学等通用基础学科,积极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打造一流引领、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

今天的每一步,都奠定着未来发展的基础。而每一步节点上开出的花朵,都激励着科大人把执着的脚步更加坚实地迈向未来。

学校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持内涵式发展,坚持“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双一流”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矿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学等5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工程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5个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数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3‰。在软科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有2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在软科2020“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首次入围全球500强,全国共有144所大学上榜,我校并列排名50-71名,省属高校第1名。

学校全力推进优势学科与青岛市“956”产业新体系的深度融合,发挥学校工科优势,立足服务青岛产业发展。201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2个学科获批“在青高校服务青岛产业发展重点学科”,获青岛市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为学校更好地融入青岛、服务青岛提供了平台支撑。

即使在疫情暴发、各项工作受到严重冲击的2020年上半年,学校高水平科研成果依然不断涌现:发表SCI论文1458篇、SSCI论文41篇,ESI高被引论文526篇、热点论文58篇,授权专利660件,申报科研奖励171项,申报教育部和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29项……

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牢记初心使命,把责任内化成斗志,把斗志转化成攻势,把攻势凝聚成优势,把优势打造成高峰,学校正努力建设高峰引领、群山环绕、基础坚实、文理交融的学科格局,高扬起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按分类浏览
焦点聚焦 (0) 企业新闻 (0) 农业副业 (0) 食品行业 (0)
通用机械 (0) 建筑建材 (0) 创业故事 (0) 商务服务 (0)
辽宁 (1416) 沈阳 (518) 大连 (2446) 县市 (433)
国内 (10894) 国际 (967) 财经 (668) 房产 (1409)
科技 (283) 军事 (191) 娱乐 (379) 体育 (401)
汽车 (998) 生活 (656) 农业 (254) 健康 (515)
时尚 (71) 家居 (80) 旅游 (363) 女人 (111)
美食 (126) 消费 (130) 社会 (419) 文化 (239)
教育 (316) 公益 (108)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