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财经 » 正文

金融活水持续向“实”而行 “贷”动企业复工复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智慧建站公司     发布日期:2020-05-12  浏览次数:17
核心提示: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疫情影响,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加金融专项贷款和再贷款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成效持续显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佟胜良/摄)  资金输血——精准  今年以来,金融体系持续发力,灵活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精准有效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输血”的功能。  数据显示,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疫情防控进展先后安排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

  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疫情影响,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加金融专项贷款和再贷款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成效持续显现。

金融活水持续向“实”而行 “贷”动企业复工复产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佟胜良/摄)

  资金输血——精准

  今年以来,金融体系持续发力,灵活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精准有效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输血”的功能。

  数据显示,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疫情防控进展先后安排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共计1.8万亿元。其中,第一批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政策进入收官阶段,第二批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发放进度近80%,第三批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已经落地。

  这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尤为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及困难企业。比如,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预计将支持超过200万家经济主体,引导中小银行以5.5%左右的优惠利率向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总体平均融资成本在5.5%以内。另外,除了贴息贷款,还包括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多渠道融资,并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更多发放信用贷款等。目前来看,三批次再贷款再贴现政策资金支持覆盖面逐步扩大、普惠性逐步增强。

  未来,有关部门要继续坚持底线思维,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把握好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将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充分考虑中小微企业特点和目前面临的约束条件,落实好出台的各项应对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金融活水持续向“实”而行 “贷”动企业复工复产

货币展示(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吴菁/摄)

  货币传导——通畅

  金融和实体经济从来都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实体经济根深蒂固,金融才能枝繁叶茂。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更为通畅,银行的主体作用发挥充分,市场机制运转良好。

  从引导贷款投放看,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降准、再贷款等工具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每1元的流动性投放可支持3.5元的贷款增长,是1:3.5的倍数放大效应;从降低贷款利率看,我国3月份企业贷款利率为4.82%,较2019年底下降0.3个百分点,较2018年高点下降0.78个百分点。

  当然,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仅关系到金融体系自身,也关系到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缓解。数据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9.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个和2.6个百分点;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5.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0.45万亿元,同比增长13.1%……一系列货币政策实施及时,向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

  就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实施来看,如何应对国内当前的企业复工复产和创造有效需求是重中之重。为此,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需要下更大力气、想更多办法、出更多实招。有关部门要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潜力,引导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和金融服务,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并且同财税、产业、监管等其他方面的政策和改革协调推进,共同打通“梗阻”。

金融活水持续向“实”而行 “贷”动企业复工复产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佟胜良/摄)

  风险防范——有力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疫情不会动摇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坚实基础和发展趋势。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就要确保风险总体可控、持续收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统筹考虑宏观经济形势新变化,抓住重点,把握节奏,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各项风险化解任务目标如期完成。

  一季度数据显示,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是2.04%,比年初上升了0.06个百分点。其中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一些小微企业,餐饮、住宿等行业上升相对较快一点,这在预估范围之内。总体看,银行系统现在有6万多亿元的拨备,抵御风险能力是足够的。另外,银保监会一直在积极应对。比如,在加大处置力度方面,第一季度就处置了不良贷款45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10亿元,力度比去年更大;又比如,要求银行在当前情况下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

  近日,银保监会对外公开《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七章七十条,从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数据和风险模型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贷款合作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办法》旨在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有序发展,进一步补齐监管制度短板,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在持续推进,不会因为疫情影响而止步。只有不断提升金融供给质量、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金融护航经济的作用才能更加有效而长久地发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年巍)

 
 
 

 
按分类浏览
焦点聚焦 (0) 企业新闻 (0) 农业副业 (0) 食品行业 (0)
通用机械 (0) 建筑建材 (0) 创业故事 (0) 商务服务 (0)
辽宁 (1416) 沈阳 (518) 大连 (2446) 县市 (433)
国内 (10894) 国际 (967) 财经 (668) 房产 (1409)
科技 (283) 军事 (191) 娱乐 (379) 体育 (401)
汽车 (998) 生活 (656) 农业 (254) 健康 (515)
时尚 (71) 家居 (80) 旅游 (363) 女人 (111)
美食 (126) 消费 (130) 社会 (419) 文化 (239)
教育 (316) 公益 (108)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